三国之一代帝王(三国之千古一帝)
三国时期是司马炎最后统一了三国,是晋国统一了三国。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
三国之前是东汉,其实准确的来说,三国不能算是一个朝代,而是一个位于东汉和西晋之间的特殊时期,三国时期的三大政权分别是吴,蜀,魏,最后曹操的魏国政权被司马懿掌握,后司马昭灭掉了蜀,司马炎继位才成立了西晋。
三国的上一代是东汉王朝。而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
是魏国。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北方的一代雄主曹操抱憾离世。曹操非常务实且很有远见,他掌控朝政多年,却迟迟不肯登基称帝,就是担心在时局不稳的时候贸然篡位会成为众矢之的,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和掌控的实权。
而曹丕接位之后跟他老子的做法就完全不同了,既要实权又要名正言顺地俯视天下。因此,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终于得偿所愿圆了当皇帝的梦,在这一年的冬天威逼着汉献帝禅位,在洛阳登基称帝,建立了曹魏政权并改元黄初。
三国时期建国最早的是魏国。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中国正史称为魏朝,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于是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