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古荒纪(古蛮荒录)
旧时也指没文化的乡村,泛指远离京畿而文化、经济落后的僻远地区。
出处与详解
详解:泛指远离京畿而文化、经济落后的僻远地区。
1、《后汉书·樊准传》:“化自圣躬,流及蛮荒。”
2、唐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窜逐蛮荒幸不死,井盖甚丰甘长终。”
3、唐 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国家宪章完具,为治日久,守令承奉诏条,违犯者鲜,虽在蛮荒,无不安泰。”
4、清 魏源《栈道杂诗》之五:“山驿星斗寒,凛矣蛮荒国。”
5、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文明之朕,固孕于蛮荒,野人獉其形,而隐曜即伏于内。”
蛮,荒,两个字,分开理解。不过一般人一提起这词儿,想的都是边陲之地,尤其是西南方向……古时候那块儿比较不发达,没有汉化,所以汉人称之为蛮荒。
蛮
(繁体字蠻)
mán ㄇㄢˊ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
愣,强悍:一味~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荒。
方言,相当于“很”:~好。
瞒
(瞞)
mán ㄇㄢˊ
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哄。隐~。~天过海。《正字通?目部》:“瞞,俗以匿情相欺為瞞。”
〔~~〕贪爱酒色的样子。
闭目的样子。《説文?目部》:“瞞,平目也。”
蛮,野蛮,无理,瞒着你,不告诉你
蛮意思是蛮横,瞒意思是指欺骗,瞒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