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峰夹小溪地湿又无泥的用法
这二句也是说是天台山的国清寺。
来自北山泊北涧因大雨而涧水暴涨,混黄的湍流猛泻而下,与来自灵芝峰的西涧清流汇合于丰干桥下,两涧合流,涧水猛涨,下游一时难以泄洪,北涧浊流通向西涧,一黄一碧,激流回环,形成了天台八景之一的“双涧回澜”奇观。
东西溪水合流,涧水猛涨,声势浩大,使人不寒而栗,就连寺庙里打坐的和尚也寒意。“松间石上”说的不是树林里,因为国清寺深居山林中,说明了寺庙清静。
有个地方,远看如山洞,近看则成谷。这说的是位于贵州省施秉县境内舞阳河风景区入口处的诸葛洞,又叫诸葛峡,是“舞阳三峡”中的第一峡。
两岸悬崖峭壁
“诸葛洞”以前叫“瓮蓬洞”,意思是船行至这个河段,如同进了一个大瓮。可见这里河谷落差大、两岸悬崖绝壁,十分险峻。河内还有乱石险滩,湍急的河水拍打在石头上发出巨大的声响,叫人感到害怕。舞阳河上的船只,行至这个河段,往往知难而退,改走陆路。历朝历代都曾有人开凿这个河段,但都失败了,人们索性叫它“石门坎”,确实是道坎儿。
为何又改叫“诸葛洞”了呢?还真和一位姓诸葛的大人物有关。
没错,他就是诸葛亮。当时,诸葛亮率军向南出征,“翁蓬洞”是必经之路。但翁蓬洞的险峻是出了名的,为使军队顺利通过,诸葛亮决定调集军民,集中力量修建舞阳河航线,并派了一名将领来此监修。历经几个月,河道畅通无阻。当地人特在河西岸建了一座祠堂,取名武侯祠,纪念诸葛亮的业绩。“翁蓬洞”也因此更名为“诸葛洞”。
水流湍急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罕有人至的诸葛洞再成“石门坎”,阻碍如初。
直到公元1601年,出现了一位名叫郭子章的人,诸葛洞才又重新通航。
郭子章时任贵州巡抚,有一次出行,途径施秉偏坡,顺路去拜访他那尚健在的师母李夫人,即李嵩山的夫人。
拜过师母以后,郭子章来到舞阳河,只见这里山林野趣,一派大好风光,为啥没有一只船经过。一经打听,才知是诸葛洞阻拦了去路。郭子章心想:偏桥,楚黔之间的交通要道,西接滇池,东连楚泽,若是打通了“诸葛洞”,于官于民都是有利的事情。
回去以后,郭子章立即下令将在别处当都司的钱凤祥召回,让他主持开凿“诸葛洞”的工程,还特地拨了不少人马由他去调度。
下潕阳景区是潕阳河旅游景区的精粹地区,由施秉陆逊洞起止镇远城东区月亮湾,约长25千米,在其中有陆逊峡、东海龙王峡、西峡、东峡四个山谷,尊称“潕阳山谷群”,区域内河湾多、河滩多、险峰异岩多、飞瀑山洞多、竹材山林多、飞鸟走兽多,风景兼顾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长江三峡之险和阳朔漓江之美。
诸葛峡在陆逊峡旅游景区,看得见罗汉岩、高碑湖、蓝孔雀峰、三叠水等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厅峰众多、怪石嶙峋、飞瀑直泻、洞窟一大群,组成了多层面,多编码序列的自然风光。 民族英雄林则徐于嘉庆年里途经镇远,为舞阳河沿途的风景所沉醉,写出了颇有魄力的诗篇: 两座山夹溪溪流恶,一径秋烟凿山脚下; 非机动车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