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青州天下(穿越三国之青州袁谭)
三国时期的青州,是“华夏九州”之一,大致位置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东部、河南省的中南部。
青州下辖六个郡国,分别为平原郡、东莱郡、济南国、乐安国、北海国、齐国,治所在临淄县,面积并不算大,但由于战乱较少,人口比较稠密,占据北方人口的三分之一强,大约在240万人左右。
青州在三国时期是“曹魏”的大后方,“青州兵”誉满天下。
青州,面积在东汉疆域内算是“特别小”的,但青州人口达371万(出自《后汉书-郡国志》。
三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1、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
2、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
3、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
4、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
5、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
6、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
7、豫州,起自中原、黄河下游,涉及河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而硬的黑色。
8、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土。
9、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壤。扩展资料:三国的历史结局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三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1、冀州,起自黄河壶口,涉及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地为白壤。
2、兖州,起自黄河下游、济水,涉及河北、河南、山东,地为黑壤。
3、青州,起自渤海、泰山,涉及河北、山东半岛,地为肥沃白壤。
4、徐州,起自黄海、泰山、淮河,涉及山东、江苏、安徽,地为红色粘土。
5、扬州,起自淮河、黄海,涉及江苏、安徽、江西及其以南的地方,地为潮湿泥土。
6、荆州,起自荆山、衡山,涉及、湖北、湖南,地为潮湿泥土。
7、豫州,起自中原、黄河下游,涉及河南、山东,地为柔软的土,下层为肥沃而硬的黑色。
8、梁州,起自华山、黑水,涉及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地为黑色松散的土。
9、雍州,起自黑水、西河,涉及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为最上等的黄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