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强汉雄风(三国之雄汉在起)
之所以称之为“强汉”,是有原因的的。“强”在说文解字中有健壮、有力,程度高之意,自称为强汉,民族自信溢于言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汉室雄风
自秦之后,汉是又一次大一统的政权
秦二世而亡,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帝国轰然倒塌,汉承秦而出,又一次统一了全国。也是真正意义上消除了秦灭六国留下的民间分歧,是中华民族第一次真正意义的大融合,不再他是齐人我是燕人,大家都是汉朝人。民族认同感开始出现,这也为汉帝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积三世之力,练就当世第一铁骑
汉初,高祖被匈奴兵围城,不得不与之称兄道弟后,练就一支冠绝当世的骑兵就成了汉家皇帝的梦想。自高祖,历文景二帝,积三朝之力,终于在汉武帝时,我汉家铁骑正面击败匈奴将其赶进茫茫漠北,并且横绝西域,被西域小国奉为宗主。马蹄所踏之处皆为汉土,兵锋所指皆为臣下。在强大军力和联通东西的丝绸之路的支撑下,汉这个帝国第一次站起来喊出了“宜悬头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社会各阶层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各诸侯国被秦攻灭之后,在经历几十年的战乱,各阶层都渴望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大家开始抛弃小的地域观念,共同站在了中华民族这个旗帜之下。家国天下的情怀开始流淌在每一个华夏子民的血液之中。大家都在为“强汉”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一说法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著述,他指出“故国恒以弱丧,汉以强亡”,所以有了“强汉”的概念。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说汉朝即使到灭亡的时候,军力国力也保持着强势,足以压制内敌外患;其二其实是说两汉王朝都过于穷兵黩武,忽视了国内民生建设和文教治理。
强悍主要是指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用兵基本上解决了匈奴的威胁。而且开发了西域,所以说是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