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良辰美景奈何天下一句)
“良辰美景奈何天”出自女子之口显得轻浮,所以薛宝钗会批评。“良辰美景奈何天”自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而在清朝,《牡丹亭》被视为不适合良家女子读的书。
薛宝钗在《红楼梦》中 是贤惠淑女的代表人物,代表着规矩,借着批评林黛玉显示自己多守规矩,顺便还能打压下林黛玉不规矩。
这是黛玉与宝玉在花园当中讨论戏词的一个场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就是感叹美景易逝,韶华易逝,青春留不住,从这表现了林黛玉悲观敏感的人物性格。
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出自 汤显祖的 《牡丹亭》
大好春光,美丽景色无人欣赏,有负苍天;这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事又在哪一家呢? “奈何天”就是有负苍天。 “谁家院”就是谁家的庭院。 这两句话出自明代汤显祖的戏剧《牡丹亭》。这是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时所唱曲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 《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剧本),刊行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该剧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该剧文辞典雅,语言秀丽。 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与《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感天动地窦娥冤》、 《长生殿》合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
良辰美景尤在,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
全篇翻译
【译文】
姹紫嫣红、春光明媚,却无人欣赏,陪伴它的只有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尤在,自己的一腔春愁无处排遣;赏心乐事却不知在谁家谁院?时光一天一天流过,清晨,朝霞喷薄而出,黄昏,晚霞在一片暮霭中淡去,一切都在云蒸霞蔚之中,雨是丝丝缕缕地来,烟是一片一片地吹……所有的这一切就是韶光。但,韶光在这样一个被锦绣屏风遮着的佳人眼中似乎又很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