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在东汉末年(修道在东汉末年免费完结)
钟离权祖师爷,姓钟离,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稻谷。汉朝、魏晋时期角色,咸阳人。为汉朝将军,故又被称作汉钟离。
钟离权少工文学类,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元帅。后因兵败入终南山,遇东华帝君接至贵州赤水二郎坝修行于封仙崖提升。乃隐藏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为“天地都散汉钟离权”。
全真道尊钟离权为“正阳祖师爷”,后列入统一北宗第二祖。亦为道家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铁拐李点化,进山学道。出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终与兄钟离简同一天升仙,度吕纯阳而去。元世祖尊其为正阳明心见性传导真君,元武宗又誉为正阳明心见性传导重教帝君,流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纳入八仙。二郎坝现如今仍有正阳观、封仙崖等遗址。
相关钟离权的记述,约出現在五代、宋初之时。《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是有他个人事迹的记述。父亲钟离章为汉朝将军,以征北胡有功功率,封燕台侯。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修道成仙。
张道陵(34—156),一名张陵。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本太学生,博通五经。曾任江州令。顺帝时入鹄鸣山(一作鹤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境内)修道。著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谓逢“天人”,授以正一明威之道,创立道派。受道者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自号“天师”(一说系道徒对他的尊称),亦称“天师道”。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教人思过,从者户至数万。建二十四治,立祭酒分领其户。“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后裔继承道法,世居龙虎山,称“张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