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国士无双(大唐之国士无双 小说)
张议潮。
“安史之乱”爆发后,安禄山等率领的叛军包括步兵、骑兵达到十五万之多,俱是训练有素、弓马娴熟的精锐部队,而已经数十年不闻刀兵之声的唐朝内地军队战斗力孱弱,难以正面与叛军相抗。
无奈之下,唐朝廷大量从河西等地抽调边军入关平叛,这样一来,造成边境防备空虚,乘着唐朝无暇西顾之时,大批吐蕃军队入侵河西陇右之地,并且将这些战略要地据为己有,国力逐渐衰弱的唐朝再也也无力收回失地。“开疆拓土、威服四方”的战略进攻的国防思想也由于军事实力的下降,转变成了被动的战略防御的策略。
不过,河西、陇右之地的丢失,成为以后历代唐朝皇帝的心病,原因主要有三:此地是重要的养马之地,古代马匹是重要的军事资源;此地是连接中亚、西亚的重要商路,正所谓“丝绸之路”是也;此地是防备首都长安的战略要地,丢失了这些地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很容易跨马扬鞭进犯长安。
吐蕃占领河西、陇右之地的数十年间,实行了巧取豪夺、盘剥欺压等残暴不仁的统治手段,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极度不满,让他们对大唐故国更加的心驰神往。
张议潮出生在沙州(今敦煌)当地的豪富巨室之家,吐蕃人压根没有想着联络当地汉人地主豪强好好经营河西、陇右之地,因此,他们对待汉人地主豪强的手段和对待普通百姓一样,也加剧了汉人地主豪强对他们的敌视和仇恨。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张议潮自幼就对武艺和兵法表现出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成年之后,他更是在家族势力的帮助下,不断联络当地的豪门大户,并且秘密招募、训练义军,慢慢的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武装力量,等待合适的时机来推翻吐蕃人的残暴统治。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上层统治集团之间由于争权夺利,爆发了大规模的内乱,各地贵族为了抢占地盘,纷纷乘势而起,经过几年的激烈争夺,控制了河西地区的是吐蕃贵族尚恐热,此人在当地烧杀抢掠,甚至连襁褓中的婴儿都放不过,残忍程度科比电视剧中的日本鬼子。
眼见唐王朝的国力大不如前,再也没有了以前令人望而生畏的军事力量,向往着长安花花世界的尚恐热自不量力发兵攻打唐朝,结果,他的几次大规模入侵都被唐朝军队揍的鼻青脸肿,唐军还相继收复了原州(今宁夏固原)、威州(今宁夏中卫)和扶州(今甘肃文县)等地,吐蕃人在河西、陇右地区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大唐国士无双》中的主人公李元霸是一个身手不凡、机智过人的武将,同时也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大才子。他拥有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对待朋友义气、对抗敌人毫不畏惧。
他在大唐盛世中,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为了一位备受人民敬仰的国士,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
大唐国士无双是指唐朝时期,具有超凡才学和卓越才华的人物。他们在文学、政治、军事等领域均有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当时的杰出人物。以下是部分大唐国士无双的介绍:
1. 李白(701年-762年):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狂放的风格著称,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2. 杜甫(712年-770年):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以较为沉郁的诗风表达对时局动荡、人民苦难的关切,被誉为“诗圣”。
3. 王维(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作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著称。
4. 李商隐(813年-858年):唐朝诗人,以其精致典雅,情趣绵长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涉及爱情、友情、人生哲理等主题。
5. 骆宾王(约798年-约870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以其才华横溢和博学多才而著称。他是唐代“文学双璧”之一,作品包括诗歌、骈文等。
6.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为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种种不幸和困境。
这些人物不仅在文学领域有卓越的成就,许多人还在政治、军事等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为唐朝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和推崇,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唐国士无双》是一部以唐代名士为主角的历史小说,其中涵盖了唐朝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书中介绍了众多杰出的人物,如骆宾王、李白、王维、韩愈、白居易等,他们或才华横溢,或志向远大,或心怀天下,成为唐代文化的代表人物,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这些人物的生平故事和创作经历,为我们深入了解唐朝文化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参考。
简介: 张峰烦了,但是看在那一张张数额巨大的银票的份上,张峰还是耐着性子,给李世民讲解。终于。张峰的系统激活了,而激活后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让他当官!